今天是
  • 欢迎访问抚顺市东洲区人民检察院
  •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检察文化
    论清廉在检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2015-03-25  作者:  新闻来源:抚顺市东洲区人民检察院 【字号: | |

    曹一飞 


    摘要:检察文化离不开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宪法的权威。它体现了检察制度建设、实践活动、工作成果等,它支配着检察官的行为、意识、理念等。要使检察队伍成为检察文化的实践者和先进文化的代表者,让检察文化内化为检察人员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标准,只有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强化职业自律,陶冶职业情操,不断提高全体检察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 


        

    清廉,顾名思义即清正廉洁,是指为官的行为品行正派,克己奉公,不贪污腐化奢侈浪费,不以权谋私、不贪赃枉法、不徇私枉法。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了为政必须清廉,为官必须清廉。检察机关是监督法律实施的专门机关,更应自觉恪守清廉的职业本色,以保证检察权的正确行使,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

        那么何为检察文化,检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产生的法律文化。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的灵魂,它是文化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的统一,它是理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的复合体。检察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一种,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组织文化,它具有一般组织文化的共性和特点,如它具有一般组织文化的特征、结构、功能,但同时它又是特殊的文化,如它离不开党的方针、路线、法律目标等。

    检察文化离不开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宪法的权威。它体现了检察制度建设、实践活动、工作成果等,它支配着检察官的行为、意识、理念等。检察文化不是管理方法,而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不是行为活动,而是产生行为活动的原因;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反映的处世哲学;不是工作状态,而是这种状态所蕴涵的对工作的感情;不是服务态度,而是服务态度中体现的精神境界。

    清廉在检察文化中的地位

    “清廉”是新时期检察文化的追求目标。如何用文化来倡导廉洁从检,以增强廉政教育的亲和力、渗透力和感染力,在整个检察系统真正营造起“崇廉”的良好氛围,这既是检察文化的追求,也是检察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检察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高检院把它概括为八个字:“忠诚、公正、清廉、文明”,而这八个字的内涵也正是检察文化的核心。从中不难看出清廉在检察文化中的地位。

    笔者认为清廉在检察机关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我们加强自身的廉政建设才能更好的去监督他人,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检察院的职责是监督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参与各类刑事诉讼活动,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并监督诉讼活动的依法进行。检察机关在办理各类刑事案件的过程当中不能掺杂进诸多的个人情感,要完全依照法律程序进行,而个中的尺度就要由检察机关自己把握,在这其中难免会有少数检察人员出现腐败的现象,为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展富于检察特色的廉政文化载体活动,以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打造清廉高效检察队伍,推动检察工作健康发展是形势所逼,势在必行。古人云“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从古人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清廉的重要性。只有领导干部为官清廉、办事公道,才能得道人民群众的肯定。同样检察机关肩负着反腐倡廉的历史重任,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反腐形势的严峻,法律监督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一定要履行好这一职责,不要让清廉在检察机关的廉政文化建设上“形式”的存在。

    清廉在检察文化中的作用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和反腐败重要职能部门,自身是否清正廉洁,不仅关乎检察机关整体形象和检察公信力,而且影响案件公平公正,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因此,检察人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的职业价值取向,做到不贪名,不贪利,严格自律,遵纪守法,拒腐防变。检察文化是全体检察人员共有的价值体系。要使检察队伍成为检察文化的实践者和先进文化的代表者,让检察文化内化为检察人员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标准,只有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强化职业自律,陶冶职业情操,不断提高全体检察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积极构建一支政治坚定、廉洁高效、业务精湛、执法公正的检察队伍,全面推进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在全面理解检察文化的意义后,笔者就清廉在检察文化中发挥的作用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清廉在检察文化中起着一种表率作用。“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生明,廉生威”。这些精辟的论述充分说明,官员的威信、权威,不是来源于职务的高低、权力的大小和资历的深浅,而是取决于是否廉洁这种人格和榜样的力量。检察人员清正廉洁、不谋私利、公正执法,是党和国家政治清明、风清气正的重要表现和保证。检察人员恪守清廉,有利于维护党和国家的声誉及检察机关的尊严,有利于确保检察权廉洁高效的运行,有利于维护检察人员公正廉明的形象,从而对全社会公民道德建设和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这就要求每一位检察人员始终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在政治上把握住方向、感情上把握住原则、生活上把握住小节,做到在需要面前学会选择、在名利面前学会放弃、在原则面前学会坚定。用自己的模范言行率良好风气之先、垂高尚道德之范。清廉,是检察人员的必备修养,没有良好的修养做基础,无论干什么工作都容易走岔路、出问题。 从检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廉洁从检,不仅是政治要求、政治觉悟,更是检察人员思想境界的体现,检察文化对检察职业道德建设具有支撑作用,而清廉对检察文化又起着主导的作用,检察文化有助于检察干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道德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正是因为这种境界才能为他人起到一种表率的作用。

    其次,清廉对检察文化的进步起着推动的作用。由于受检察制度、检察职业等因素的影响,检察文化有着较为丰富、独特的内涵。之所以检察文化能够实现快速、健康、全面发展,清廉在其中也发挥着特殊作用。建设有特色的廉政文化,打造清廉高效的检察队伍,单靠开开会议、学学文件、喊喊口号、写写体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新,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开展有特色的载体活动,营造全方位、立体式廉政文化氛围。检察文化是法律文化的一种,是社会中存在的,与检察法律相关的价值观念、规范制度、程序规则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检察文化是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以检察制度为核心的文化。检察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历史延续和继承特征,具有丰富的内涵,其既包括检察权制度文化,又包括全体检察官在长期工作、生活及其他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具体而言,包括检察物质文化、检察行为文化、检察观念文化、检察管理文化、检察制度文化和检察精神文化等。实践中,我们根据检察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其特性,以廉政物质文化为基础,思想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为保证来推动检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再次,清廉对检察文化还起着教育和导向的作用。最高检检察长曹建明在年初河北省唐山市检察机关调研时说过检察机关要按照中央关于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深入查找和切实解决在为民务实清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践行为民宗旨,坚持务实作风,保持清廉本色。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党中央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清廉的教育和导向作用,“清廉”是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是人民检察官的基本操守。检察机关作为反腐败的重要职能部门,如何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检察机关保持清廉本色,就是要把强化自身监督放到与强化法律监督同等重要的位置,反对霸道作风,解决执法不公不廉的突出问题;就是要针对检察队伍的思想实际,不断健全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坚持严格要求,保持清廉本色,努力以铁的纪律带出过硬队伍;就是要围绕容易发生问题的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健全检察权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防止检察权的滥用;就是要全面推进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从源头上预防执法不公不廉问题发生,努力在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解决执法不公不廉问题上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最后,清廉在检察文化有着主导的作用。清廉是对检察官作为司法人员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保证其忠诚、公正、文明的基础。如果离开了清廉,贪赃枉法、沆瀣一气,就不可能做到司法公正,也不可能做到对法律、对人民忠诚,更不要谈明礼诚信、文明办案了。因此,在检察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清廉既是底线要求,也是基础要求。 只有清廉,才不会营私,才会按规矩办事。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建设检察廉政文化除了需要每一位检察人员自觉、主动地参与并提高自我廉洁从检的意识,还需要健全职业保障机制、监督预防机制和责任追究与奖惩机制,筑牢防腐拒变的坚强防线。 廉政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通过一定的道德准则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软性控制力,它规范、引导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果违反了道德准则,廉政文化的软性控制力就会发生作用,对错误的行为就能自觉地加以纠正。所以,加强以德治为核心的廉政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规制检察人员权力的公平公正运行,营造一种敢于担当、开拓进取、勤政廉洁的良好氛围,从而激发检察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推动检察文化的发展,使廉洁在检察文化中起到主导作用。

        总之,检察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及公正执法理念能教育和引导全体干警的个体行为以及检察机关的整体行为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行动上有效抵制各种腐败现象。检察文化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精神资源,它能使全体检察干警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自豪感,从而紧密团结起来,积极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奉献能力和智慧。检察文化对检察职业道德建设具有约束塑造作用。检察文化能够将其中蕴涵的公平正义理念、高尚的职业道德及良好的价值观内化和渗透到干警的内心和行动之中,推动道德建设的进行,促进公正、廉洁的中国检察官形象的塑造。

    检察机关肩负着反腐倡廉的历史重任,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必须迎接新的挑战,要进一步下大力度加强检察廉政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清廉公正”的司法氛围,全力打造清廉高效的人民满意的检察队伍。干警清廉了,手执惩腐扬善的剑锋更利了,才能以崭新的精神风貌投入到工作之中去。队伍纯洁了,廉洁公正的形象更加鲜明了,才能出色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您的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论清廉在检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抚顺市东洲区人民检察院   2024-07-23

    曹一飞 


    摘要:检察文化离不开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宪法的权威。它体现了检察制度建设、实践活动、工作成果等,它支配着检察官的行为、意识、理念等。要使检察队伍成为检察文化的实践者和先进文化的代表者,让检察文化内化为检察人员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标准,只有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强化职业自律,陶冶职业情操,不断提高全体检察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 


        

    清廉,顾名思义即清正廉洁,是指为官的行为品行正派,克己奉公,不贪污腐化奢侈浪费,不以权谋私、不贪赃枉法、不徇私枉法。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了为政必须清廉,为官必须清廉。检察机关是监督法律实施的专门机关,更应自觉恪守清廉的职业本色,以保证检察权的正确行使,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

        那么何为检察文化,检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产生的法律文化。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的灵魂,它是文化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的统一,它是理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的复合体。检察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一种,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组织文化,它具有一般组织文化的共性和特点,如它具有一般组织文化的特征、结构、功能,但同时它又是特殊的文化,如它离不开党的方针、路线、法律目标等。

    检察文化离不开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宪法的权威。它体现了检察制度建设、实践活动、工作成果等,它支配着检察官的行为、意识、理念等。检察文化不是管理方法,而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不是行为活动,而是产生行为活动的原因;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反映的处世哲学;不是工作状态,而是这种状态所蕴涵的对工作的感情;不是服务态度,而是服务态度中体现的精神境界。

    清廉在检察文化中的地位

    “清廉”是新时期检察文化的追求目标。如何用文化来倡导廉洁从检,以增强廉政教育的亲和力、渗透力和感染力,在整个检察系统真正营造起“崇廉”的良好氛围,这既是检察文化的追求,也是检察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检察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高检院把它概括为八个字:“忠诚、公正、清廉、文明”,而这八个字的内涵也正是检察文化的核心。从中不难看出清廉在检察文化中的地位。

    笔者认为清廉在检察机关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我们加强自身的廉政建设才能更好的去监督他人,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检察院的职责是监督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参与各类刑事诉讼活动,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并监督诉讼活动的依法进行。检察机关在办理各类刑事案件的过程当中不能掺杂进诸多的个人情感,要完全依照法律程序进行,而个中的尺度就要由检察机关自己把握,在这其中难免会有少数检察人员出现腐败的现象,为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展富于检察特色的廉政文化载体活动,以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打造清廉高效检察队伍,推动检察工作健康发展是形势所逼,势在必行。古人云“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从古人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清廉的重要性。只有领导干部为官清廉、办事公道,才能得道人民群众的肯定。同样检察机关肩负着反腐倡廉的历史重任,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反腐形势的严峻,法律监督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一定要履行好这一职责,不要让清廉在检察机关的廉政文化建设上“形式”的存在。

    清廉在检察文化中的作用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和反腐败重要职能部门,自身是否清正廉洁,不仅关乎检察机关整体形象和检察公信力,而且影响案件公平公正,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因此,检察人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的职业价值取向,做到不贪名,不贪利,严格自律,遵纪守法,拒腐防变。检察文化是全体检察人员共有的价值体系。要使检察队伍成为检察文化的实践者和先进文化的代表者,让检察文化内化为检察人员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标准,只有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强化职业自律,陶冶职业情操,不断提高全体检察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积极构建一支政治坚定、廉洁高效、业务精湛、执法公正的检察队伍,全面推进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在全面理解检察文化的意义后,笔者就清廉在检察文化中发挥的作用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清廉在检察文化中起着一种表率作用。“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生明,廉生威”。这些精辟的论述充分说明,官员的威信、权威,不是来源于职务的高低、权力的大小和资历的深浅,而是取决于是否廉洁这种人格和榜样的力量。检察人员清正廉洁、不谋私利、公正执法,是党和国家政治清明、风清气正的重要表现和保证。检察人员恪守清廉,有利于维护党和国家的声誉及检察机关的尊严,有利于确保检察权廉洁高效的运行,有利于维护检察人员公正廉明的形象,从而对全社会公民道德建设和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这就要求每一位检察人员始终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在政治上把握住方向、感情上把握住原则、生活上把握住小节,做到在需要面前学会选择、在名利面前学会放弃、在原则面前学会坚定。用自己的模范言行率良好风气之先、垂高尚道德之范。清廉,是检察人员的必备修养,没有良好的修养做基础,无论干什么工作都容易走岔路、出问题。 从检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廉洁从检,不仅是政治要求、政治觉悟,更是检察人员思想境界的体现,检察文化对检察职业道德建设具有支撑作用,而清廉对检察文化又起着主导的作用,检察文化有助于检察干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道德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正是因为这种境界才能为他人起到一种表率的作用。

    其次,清廉对检察文化的进步起着推动的作用。由于受检察制度、检察职业等因素的影响,检察文化有着较为丰富、独特的内涵。之所以检察文化能够实现快速、健康、全面发展,清廉在其中也发挥着特殊作用。建设有特色的廉政文化,打造清廉高效的检察队伍,单靠开开会议、学学文件、喊喊口号、写写体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新,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开展有特色的载体活动,营造全方位、立体式廉政文化氛围。检察文化是法律文化的一种,是社会中存在的,与检察法律相关的价值观念、规范制度、程序规则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检察文化是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以检察制度为核心的文化。检察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历史延续和继承特征,具有丰富的内涵,其既包括检察权制度文化,又包括全体检察官在长期工作、生活及其他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具体而言,包括检察物质文化、检察行为文化、检察观念文化、检察管理文化、检察制度文化和检察精神文化等。实践中,我们根据检察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其特性,以廉政物质文化为基础,思想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为保证来推动检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再次,清廉对检察文化还起着教育和导向的作用。最高检检察长曹建明在年初河北省唐山市检察机关调研时说过检察机关要按照中央关于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深入查找和切实解决在为民务实清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践行为民宗旨,坚持务实作风,保持清廉本色。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党中央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清廉的教育和导向作用,“清廉”是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是人民检察官的基本操守。检察机关作为反腐败的重要职能部门,如何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检察机关保持清廉本色,就是要把强化自身监督放到与强化法律监督同等重要的位置,反对霸道作风,解决执法不公不廉的突出问题;就是要针对检察队伍的思想实际,不断健全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坚持严格要求,保持清廉本色,努力以铁的纪律带出过硬队伍;就是要围绕容易发生问题的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健全检察权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防止检察权的滥用;就是要全面推进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从源头上预防执法不公不廉问题发生,努力在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解决执法不公不廉问题上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最后,清廉在检察文化有着主导的作用。清廉是对检察官作为司法人员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保证其忠诚、公正、文明的基础。如果离开了清廉,贪赃枉法、沆瀣一气,就不可能做到司法公正,也不可能做到对法律、对人民忠诚,更不要谈明礼诚信、文明办案了。因此,在检察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清廉既是底线要求,也是基础要求。 只有清廉,才不会营私,才会按规矩办事。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建设检察廉政文化除了需要每一位检察人员自觉、主动地参与并提高自我廉洁从检的意识,还需要健全职业保障机制、监督预防机制和责任追究与奖惩机制,筑牢防腐拒变的坚强防线。 廉政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通过一定的道德准则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软性控制力,它规范、引导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果违反了道德准则,廉政文化的软性控制力就会发生作用,对错误的行为就能自觉地加以纠正。所以,加强以德治为核心的廉政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规制检察人员权力的公平公正运行,营造一种敢于担当、开拓进取、勤政廉洁的良好氛围,从而激发检察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推动检察文化的发展,使廉洁在检察文化中起到主导作用。

        总之,检察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及公正执法理念能教育和引导全体干警的个体行为以及检察机关的整体行为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行动上有效抵制各种腐败现象。检察文化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精神资源,它能使全体检察干警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自豪感,从而紧密团结起来,积极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奉献能力和智慧。检察文化对检察职业道德建设具有约束塑造作用。检察文化能够将其中蕴涵的公平正义理念、高尚的职业道德及良好的价值观内化和渗透到干警的内心和行动之中,推动道德建设的进行,促进公正、廉洁的中国检察官形象的塑造。

    检察机关肩负着反腐倡廉的历史重任,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必须迎接新的挑战,要进一步下大力度加强检察廉政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清廉公正”的司法氛围,全力打造清廉高效的人民满意的检察队伍。干警清廉了,手执惩腐扬善的剑锋更利了,才能以崭新的精神风貌投入到工作之中去。队伍纯洁了,廉洁公正的形象更加鲜明了,才能出色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